#2871. Python基础语法(客观题)

Python基础语法(客观题)

顺序结构

  1. Python中常用的数据类型有:
    例:
    整型:int
    浮点型:{{ input(1) }}
    字符串型:{{ input(2) }}
    布尔型:{{ input(3) }}

变量是编程语言中最常用的“容器”,可以用来存储数据。变量是编程语言中最常用的“容器”,可以用来存储数据。 那么,请根据所学知识,判断以下变量名是否正确。那么,请根据所学知识,判断以下变量名是否正确。
变量的命名规范:
(1)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,数字不能放开头;
(2)关键字不能作为变量名;

  1. name {{ select(4) }}
  • ×
  1. _name {{ select(5) }}
  • ×
  1. 2name {{ select(6) }}
  • ×
  1. na me {{ select(7) }}
  • ×
  1. print {{ select(8) }}
  • ×
  1. if {{ select(9) }}
  • ×
  1. int {{ select(10) }}
  • ×
  1. Python常用的输入和输出的方式:(只需要写函数名,不用括号)
    输入函数:{{ input(11) }}
    输出函数:{{ input(12) }}
    使用该输入函数得到的数据,是{{ input(13) }}类型。
  2. 每一种数据类型,都有自己的格式符/占位符,请填写:
    例:整型:%d
    浮点型:{{ input(14) }}
    字符串型:{{ input(15) }}
    布尔型有且仅有两种值(逻辑值),分别是:True 和{{ input(16) }}

Python常用的算术运算符有:+、-、*、/、%,等等。那么:

  1. 变量a=0, b=1;那么表达式 a-b的结果是{{ input(17) }}

  2. 变量 a=4, b=2; 表达式 a/b的结果为 {{ input(18) }}

  3. 运行下列代码,控制台输入 123并回车,输出结果会是( )。
    {{ select(19) }}

    num = input()
    print(num + 1)
    
    • 123
    • 124
    • 1231
    • 报错
  4. 表达式 1%10的结果是{{ input(20) }}

  5. 变量x=11, y=3;那么 表达式x//y 的结果是{{ input(21) }}

  6. 任何一个自然数,对于整数2取余,得到的余数一定是0或1。那么表达式999999%2的结果是{{ input(22) }}
    20. 变量cnt=0; 那么执行 3 次cnt+=1;,以及 1 次cnt /= 2;后,变量cnt的值为{{ input(23) }}

  7. 数学中,一个数字a的n次方,可以写作 ana^n,相当于n个a相乘的结果,比如:232^3就相当于2222*2*2。而再Python中,a的n次方可以写作 ana**n。那么,表达式3**3的结果是{{ input(24) }}。

  8. 执行下列代码后,结果会是:( )。

a=1
b=3.14
a = b
b = a
print(a,b)

{{ select(25) }}

  • 1 3.14
  • 3.14 1
  • 3.14 3.14
  • 1 1
  1. 表达式4 / 2 ** 2的结果是{{ input(26) }}。

选择结构

if语句的常用语法:

if 条件表达式1:
    程序1
elif 条件表达式2:
    程序2
...
else:
    程序n
  1. if或elif后常常会写条件表达式 ,在条件表达式中我们常用关系运算符来计算表达式的逻辑值。请补充常用的关系运算符
    例如:大于:>
    小于:<
    大于或等于:{{ input(27) }}
    小于或等于:{{ input(28) }}
    等于:{{ input(29) }}
    不等于:{{ input(30) }}
  2. 逻辑运算符可以用于多个关系表达式的运算,最终得到一个逻辑值。请写出三种常用的关系运算符
    逻辑与:{{ input(31) }}
    逻辑或:{{ input(32) }}
    逻辑非:{{ input(33) }}
  3. 表达式1 > -1的结果是{{ input(34) }}。
  4. 表达式12%2 == 0的结果是{{ input(35) }}。
  5. 变量a=10,表达式a%2 and a//2的结果是{{ input(36) }}

循环结构

  1. 循环结构可以方便我们指定某段程序,执行特定的次数。我们学习过两种循环语句,一种是 for 循环,一种是{{ input(37) }}循环。
  2. for循环可以用于字符串、列表等数据的遍历,下列用法不对的是: {{ select(38) }}
  • for i in [1,3,2]:
    
  • for i in 132:
    
  • for i in "132":
    
  • for i in range(1,3,2):
    
  1. 下列代码执行后,输出结果是{{ input(39) }}。

    n = 10
    ans = 0
    for i in range(1, n+1, 1):
        ans += i
    print(ans)
    
  2. 下列代码执行后,输出结果是{{ input(40) }}。

i = 1
ans = 0
while i<=10:
    if i%2==0:
        ans += 1
    i += 1
print(ans)